跳到主要內容

林田山巧遇神仙滋味 楊導與馬告的電光火石

疫情警戒進入第三級,限制我們的行動,但不該綁住心思的奔騰飛揚。

原住民飲食,取自大自然,以原始的食材,豐富了台灣的美食拼圖,對馬告並不陌生,但這回讓楊導驚艷,被它俘虜了。

馬告具有衝突感的香氣,被稱作「森林裏的黑珍珠」,甚至被外國人讚譽為「性感的味道」。

楊導在花蓮「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遇見這攤,老闆娘是個年輕阿嬤,算是阿美族美女,早已搬到汐止定居,偶爾回花蓮老家,利用假日擺攤賺點生活費。

我沒問,她就主動托出來歷了。

這攤雖主推馬告香腸,香腸之外的才是重點。雖然一隻售價50元,但馬告用量超足,豬肉肥瘦比例正好,燒烤時香味四溢,大熱天的,食慾硬是被狠狠挑逗到無法控制!

步入美食陷阱衝向高潮

她將馬告與乾辣椒、大蒜、醬油、麻油一塊浸泡,再用小勺加到香腸上,整個香味、椒味、辣味混成一股奇香,讓香腸滋味竄升到可得奧運金牌……

阿嬤說:你再配上這個試試。

叫我把蕗蕎沾上馬告辣汁,咬一口,再和著香腸咀嚼,媽的,升天了,此味只許天上有!

一傢伙啃掉五根蕗蕎,但還沒完呢!

她又拿了棵水煮小苦瓜(我以為是南瓜Baby呢),說它的苦味跟馬告辣汁混和後,會轉成甜味,一嘗之下,果然,原本的辣香椒香嗆香,提升到一股魔幻天香境界,媽的,這下是破了世界紀錄了!

我在她的指揮下,一步步掉入色香味漩渦,徹撤底底臣服於原住民美食之極度性感魅力!

回神後,跟她嘰裡呱啦一陣,最後兩條香腸再被我搜刮一空,讓向隅者哀怨不已,我帶回去給司機小哥,以及團上最幼齒的四歲女孩,讓他們也好好爽一下!

■將馬告、辣椒、蒜頭、醬油、香油混合攪拌,香味直衝腦門,口舌瞬間被收服,伴香腸是絕配,拿來拌乾麵,我絕對可以幹掉三碗!

■這是蕗蕎,處理後呈現美人的魅惑,沒有蒜頭的嗆味,比蔥段更深刻的味道,喜歡微嗆辛香味的,切記,她是馬告香腸的頂級絕配

■這是煮過的特殊苦瓜,比市場常見的更苦,直徑四、五公分,一顆賣十元,阿嬤叫我嚐嚐,不跟我收費,我不客氣,幹掉三顆

■生鮮苦瓜,跟南瓜很像,色彩如此繽紛,迸出要命的吸引力,不怕苦的,還未嚐過的朋友,下回千萬別錯過了

開始迷戀馬告的楊導

食用馬告是原住民先人的智慧,近幾年被廣泛用於餐點上,除了氣味迷人,更被證實有鎮靜、抗憂慮、抗發炎等醫療功效,因此被譽為祖靈的味道……

馬告如此奧妙,對抗新冠病毒是否具有奇效呢?有意思的命題,我來研究研究。

👇楊導的風花雪月傳送門👇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台灣旅遊現況與導遊領隊因應之道

疫情發生後,整個旅遊業發生什麼? 面對此狀況,整個業界又是如何應變? 政府在這期間做了什麼? 報復性旅遊大概是什麼狀況? 國旅業務可讓旅行社活下去嗎? 國旅目前的狀態? 未來如何?會有什麼必然的質變? 👇楊導的風花雪月傳送門👇 https://linktr.ee/tinyangtrip

旅遊號角再響起 新竹風值得好好領略

台灣各地景點(含離島、外島),若以縣市來做區分,擁有世界級科技競爭鬥魂的新竹地區,卻在觀光旅遊這一區塊落居下風,九降風難免也無力! 這不是故意要強項弱項區隔,也不是人家重不重視(誰敢不重視),而是科技產業明星們光環太耀眼,以致外人有所忽略,我相信父母官們也想爭一口氣,告訴大家新竹其實很棒,只是你不知道而已,哼! 於是以山林為主、客家文化、浪漫台三線、獅頭山、秋冬盛柿、雪霸國家公園…的各類旅遊路線紛紛招手,新竹縣政府便於十一月推出安心旅遊專案,值得線頂的朋友好好掌握機會! 於是楊導也首次前往峨眉鄉,再次開啟自己的新視野! 峨眉湖驚見龐然大物 彌勒佛銅像耀眼奪目寫紀錄 於民國四十九年完工的峨眉湖,又稱為大埔水庫,位在新竹縣峨眉鄉,蓄水面積一百三十五公頃,在台灣算是小型水庫,主要功能是灌溉農田為主,亦兼具區域水量調節功用,以及必然的觀光旅遊功能。 其間有一處佔地廣闊構體巨大的宗教建築,名稱為「天恩彌勒佛院文教園區」,又稱「大自然文化世界」,這奇特名稱與建築風格徹底改變峨眉湖區域的鄉村風格,讓初到此的遊人驚呼不已,完全沒料到爬個小坡再過個細茅埔吊橋,竟會遇到如此震撼的景象。 「大自然文化世界」係一貫道研修道場,民國100年落成啟用,建築物莊嚴龐大,彌勒大道主殿與後方靈光堂的建築格局,融合了東西方元素,包括東方的人字簷、希臘柯林斯石柱,並使用大量的玻璃瓦和銅飾板,結合文化和藝術之美,跳脫傳統佛、道教廟宇繁複的裝飾建築風格。 尤其那尊建築高度72公尺,號稱亞洲最高的彌勒銅像大佛,銅像共使用1500噸鋼構及600噸青銅,淨高57.6公尺,銅像頭部就有4層樓高,佛手上所捧地球也有3層樓高,其88顆佛珠,每顆直徑88公分,破亞洲紀錄。 後經媒體報導為全世界最高的彌勒佛青銅像,是整個園區的靈魂所在,更吸爆遊人們的眼球與鏡頭焦點。 可惜,因為疫情影響,整個園區關閉都無法進入參觀,殊為可惜。 這地方為宗教研修區域,所以您若想更深入瞭解,建議上網或自行研讀相關資料。 其實台灣早就有不少類似宗教景點,例如佛光山佛陀紀念館、靈鷲山無生道場、法鼓山農禪寺…都屬箇中翹楚,皆為台灣旅遊聖地,放諸世界也是獨具特色的大景點。 它們一開始或因修行需要、或為回饋社會、或受到特別啟示,召集同好尋地建物,而宗教擇地必顧及靈氣所在,於是越具越攏,人氣暢旺,遂為旅遊所選,終成聖地! ■彌勒大佛...

基隆港東北方的和平島

狂野,是它給你的具體樣貌 細膩,則是藏在石頭裡的委婉 風雨波濤與時光負責雕痕 你的詠嘆就是最美的註解 和平島很小 小到以為它不是島 僅僅0.663平方公里 是離台灣最近的島 近到以為不曾離開 多近呢?和平橋只有75米 短到你不以為是跨海大橋。 古早,原住民叫它大雞籠嶼 遠方東海上的漂流兄弟叫小雞籠嶼 後來意見不合鬧翻了 有人來此開墾了改叫社寮島 孤芳自賞的依舊是雞籠嶼。 有人就有事,搞了個228亂局 事後經眾議,被改稱和平島 小島沒料到會擔起這重責大任 賦予的意義再明白不過了 從台灣頭開始祈禱和平 後來到此的旅人聞訊只是笑笑 別鬧了吧! 西班牙人在此築城,稱聖薩爾瓦多城 琉球島人也曾來這,帶來航海造船技藝 如今你我他至此,將回憶驚奇打包帶回 來來往往,戰略要地成了旅遊聖地 反反覆覆,前人腳步改成了旅遊印記 當然,肩頭無須刻意沉重 到這裡來,沒有非要翻閱歷史 或非得來龍去脈搞得清清楚楚 那是有心者的興趣追尋 你就做個放空者隨遇而安。 就當做海角一樂園吧 天造地設老天爺的雕塑美術館 你的任務是尋覓十大守護岩 豬頭岩、人面獅身岩、海豹岩、 彈塗魚岩、海兔岩 位在秘境阿拉寶灣的金剛岩、法老岩、鱷魚岩淚、黑鳶岩、花豹岩 風化侵蝕與浪濤衝擊海岸 蕈狀石、豆腐岩、海蝕平台 奇特地質地貌任你搜尋線索。 更豪氣的姿態是 天地闊氣的海水泳池等你野放 賞覽美景後再去狂啖海鮮 返去前,廟口老街橫掃鄉土好禮 隨隨便便,各寫風采 來來往往,觀望自然 這樣的旅程,才叫愜意 才是和平。 ■透過遠中近景的舖疊,彷若時空隔離,和平大哥向遠處的基隆嶼打招呼呢 ■和平島的風浪其實並不和平,尤其在東北季風襲吹的時節 ■這浪,千百萬年,狂妄雕鑿堅硬石層,至今依舊 ■蕈狀岩,北部海岸線上顆顆的小精靈 ■看著看著,你會覺得,那些負面雜念算什麼屁呢,就不能灑脫點嗎? ■無情的浪花,堅毅的石頭,比拼著誰才是倖存者 ■真的,自然的,就覺得自己多麼渺小 ■這是什麼岩?我不說,因為你的想像決定你的存在 ■說實在,你有多少怨氣,到這來通通就倒掉了 ■豬腳岩,我的飲食天敵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