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老建築變臉的故事 又一村勇奪文創新人獎

原本是菸酒公賣局時期老宿舍
興建至今超過半世紀
卻閒置20年
時光蹂躪加上風吹雨淋
荒廢陰森雜草亂生
面臨拆除只是遲早吧。

還好都市計畫的怪手沒看上它
還好它遠在花蓮沒被特定人士覬覦
杵在那以最醜姿態等待有緣人。

它被一個叫朱淑慧的瞧上了
她有獨特慧眼吧或者超凡心性
以自身力量奔走交涉
國有財產署還好並未食古不化
承租再加上一年多的修繕
老朽建築活出了新魅力。

兩排八戶的量體真的不大
但並非政府或財團主導
全是有心人士愛管閒事的激情
但真的不輕鬆。

腦汁攪盡汗如雨下
日以繼夜東奔西走
攀親帶故人情交炙
方方正正孔固力的老傢伙
要怎麼妝點才能重建天日
該如何規劃才能引人矚目。

好吧
每一間房就進駐一個美食精靈
乾脆點就搞怪到底誰怕誰
都取了怪名字勾動往來男女
老傢伙老妖怪轉身一變
垂死掙扎後的新姿態
隨即成為花蓮市區的新焦點。

「又一村」成了它的新名片
慧眼獨具的淑慧順理當上了村長
巷子裏走逛著不小心就遇見她。

而我也是不小心踏進此村
五月初悶熱的夜晚
團員跟戴記餛飩約會了
有人則私奔去公正包子
更多的是跑去東大門野放
楊導則是花蓮城小漫步
發現這其實還蠻稚嫩的老屁股。

■走進村子裡,只有八戶人家,中間一條巷子,兩旁門對門羅列著

■老建築的風情,自然有人連結至「眷村文化」,其實非也,它就是公賣局老宿舍的風情再現,不宜混到所謂眷村

■每一扇門窗,都輕易撩動你我的好奇心,就會自然的走進去瞧個究竟,這帶有魔性的設計,真的很特異

■想吃什麼,寫得很清楚

■蘭二㼗(發音 頂、庭),這裡賣中式創意甜點,還沒點餐前,先考你國字認知度

■糜粖(音 玉)粥房,也是考驗國語文程度,這裡提供各式的清粥小菜

■這種院子無關富貴,你彷彿可聽到孩童在這嬉戲的歡叫聲,也似乎看到貓狗在這懶散的打盹……

■很熟悉的老派匾額,再加上了英文,又沾了洋派氣息

■檜好了,這一家賣什麼呢,它滿足文青派的必要毒癮,賣咖啡的啦!

■嗯,大家都太熟悉了,舊時代的氣味

■原住民的釀製手藝,一罐罐泡椒,從微辣到辣翻天,這邊都有,別客氣

■晚上還有市集,手藝達人紛紛獻藝,逛起來忒舒坦

■从出一瓢味,供應牛肉麵、羊排麵的知名店家

■顧名思義,吃冰的好地方,特別是夏天啊!

■燈光的生命形態

■水牛對天馬,不愧是要搞文創的

■很用心的黑板字,很清楚的遊戲規則

■晚上來這走走,消消體內多餘脂肪,不是挺好的嗎?

■門牌,請存檔,免得下次忘了地址

在台灣各地以文創之名的圈子裏
我認為它夠精緻夠主題夠創意
是私人力量引起的文化翻攪
這魅力豈止動人而已

疫情終會解封
生命必現窗口
秩序也將恢復

楊導再帶著各位前去走闖
又一村 值得細細品味。

地址:花蓮市仁愛街104巷

歡迎追蹤訂閱分享 
👇楊導的風花雪月傳送門👇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台灣旅遊現況與導遊領隊因應之道

疫情發生後,整個旅遊業發生什麼? 面對此狀況,整個業界又是如何應變? 政府在這期間做了什麼? 報復性旅遊大概是什麼狀況? 國旅業務可讓旅行社活下去嗎? 國旅目前的狀態? 未來如何?會有什麼必然的質變? 👇楊導的風花雪月傳送門👇 https://linktr.ee/tinyangtrip

旅遊號角再響起 新竹風值得好好領略

台灣各地景點(含離島、外島),若以縣市來做區分,擁有世界級科技競爭鬥魂的新竹地區,卻在觀光旅遊這一區塊落居下風,九降風難免也無力! 這不是故意要強項弱項區隔,也不是人家重不重視(誰敢不重視),而是科技產業明星們光環太耀眼,以致外人有所忽略,我相信父母官們也想爭一口氣,告訴大家新竹其實很棒,只是你不知道而已,哼! 於是以山林為主、客家文化、浪漫台三線、獅頭山、秋冬盛柿、雪霸國家公園…的各類旅遊路線紛紛招手,新竹縣政府便於十一月推出安心旅遊專案,值得線頂的朋友好好掌握機會! 於是楊導也首次前往峨眉鄉,再次開啟自己的新視野! 峨眉湖驚見龐然大物 彌勒佛銅像耀眼奪目寫紀錄 於民國四十九年完工的峨眉湖,又稱為大埔水庫,位在新竹縣峨眉鄉,蓄水面積一百三十五公頃,在台灣算是小型水庫,主要功能是灌溉農田為主,亦兼具區域水量調節功用,以及必然的觀光旅遊功能。 其間有一處佔地廣闊構體巨大的宗教建築,名稱為「天恩彌勒佛院文教園區」,又稱「大自然文化世界」,這奇特名稱與建築風格徹底改變峨眉湖區域的鄉村風格,讓初到此的遊人驚呼不已,完全沒料到爬個小坡再過個細茅埔吊橋,竟會遇到如此震撼的景象。 「大自然文化世界」係一貫道研修道場,民國100年落成啟用,建築物莊嚴龐大,彌勒大道主殿與後方靈光堂的建築格局,融合了東西方元素,包括東方的人字簷、希臘柯林斯石柱,並使用大量的玻璃瓦和銅飾板,結合文化和藝術之美,跳脫傳統佛、道教廟宇繁複的裝飾建築風格。 尤其那尊建築高度72公尺,號稱亞洲最高的彌勒銅像大佛,銅像共使用1500噸鋼構及600噸青銅,淨高57.6公尺,銅像頭部就有4層樓高,佛手上所捧地球也有3層樓高,其88顆佛珠,每顆直徑88公分,破亞洲紀錄。 後經媒體報導為全世界最高的彌勒佛青銅像,是整個園區的靈魂所在,更吸爆遊人們的眼球與鏡頭焦點。 可惜,因為疫情影響,整個園區關閉都無法進入參觀,殊為可惜。 這地方為宗教研修區域,所以您若想更深入瞭解,建議上網或自行研讀相關資料。 其實台灣早就有不少類似宗教景點,例如佛光山佛陀紀念館、靈鷲山無生道場、法鼓山農禪寺…都屬箇中翹楚,皆為台灣旅遊聖地,放諸世界也是獨具特色的大景點。 它們一開始或因修行需要、或為回饋社會、或受到特別啟示,召集同好尋地建物,而宗教擇地必顧及靈氣所在,於是越具越攏,人氣暢旺,遂為旅遊所選,終成聖地! ■彌勒大佛...

基隆港東北方的和平島

狂野,是它給你的具體樣貌 細膩,則是藏在石頭裡的委婉 風雨波濤與時光負責雕痕 你的詠嘆就是最美的註解 和平島很小 小到以為它不是島 僅僅0.663平方公里 是離台灣最近的島 近到以為不曾離開 多近呢?和平橋只有75米 短到你不以為是跨海大橋。 古早,原住民叫它大雞籠嶼 遠方東海上的漂流兄弟叫小雞籠嶼 後來意見不合鬧翻了 有人來此開墾了改叫社寮島 孤芳自賞的依舊是雞籠嶼。 有人就有事,搞了個228亂局 事後經眾議,被改稱和平島 小島沒料到會擔起這重責大任 賦予的意義再明白不過了 從台灣頭開始祈禱和平 後來到此的旅人聞訊只是笑笑 別鬧了吧! 西班牙人在此築城,稱聖薩爾瓦多城 琉球島人也曾來這,帶來航海造船技藝 如今你我他至此,將回憶驚奇打包帶回 來來往往,戰略要地成了旅遊聖地 反反覆覆,前人腳步改成了旅遊印記 當然,肩頭無須刻意沉重 到這裡來,沒有非要翻閱歷史 或非得來龍去脈搞得清清楚楚 那是有心者的興趣追尋 你就做個放空者隨遇而安。 就當做海角一樂園吧 天造地設老天爺的雕塑美術館 你的任務是尋覓十大守護岩 豬頭岩、人面獅身岩、海豹岩、 彈塗魚岩、海兔岩 位在秘境阿拉寶灣的金剛岩、法老岩、鱷魚岩淚、黑鳶岩、花豹岩 風化侵蝕與浪濤衝擊海岸 蕈狀石、豆腐岩、海蝕平台 奇特地質地貌任你搜尋線索。 更豪氣的姿態是 天地闊氣的海水泳池等你野放 賞覽美景後再去狂啖海鮮 返去前,廟口老街橫掃鄉土好禮 隨隨便便,各寫風采 來來往往,觀望自然 這樣的旅程,才叫愜意 才是和平。 ■透過遠中近景的舖疊,彷若時空隔離,和平大哥向遠處的基隆嶼打招呼呢 ■和平島的風浪其實並不和平,尤其在東北季風襲吹的時節 ■這浪,千百萬年,狂妄雕鑿堅硬石層,至今依舊 ■蕈狀岩,北部海岸線上顆顆的小精靈 ■看著看著,你會覺得,那些負面雜念算什麼屁呢,就不能灑脫點嗎? ■無情的浪花,堅毅的石頭,比拼著誰才是倖存者 ■真的,自然的,就覺得自己多麼渺小 ■這是什麼岩?我不說,因為你的想像決定你的存在 ■說實在,你有多少怨氣,到這來通通就倒掉了 ■豬腳岩,我的飲食天敵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