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連續數日的低溫霪雨,再下下去就霉了時間霉了心境,那就跟自己告白吧。
很多人認為導遊/領隊工作輕鬆,還可順便遊覽各地,順道帶貨賺點「跑單幫」的利益,免費的享有吃住權益……真好啊!
曾經吧,某些人可能是吧,但楊導從未如此認為。
自從成為導遊,便將每一趟行程視為自我增進的過程,盡量在各方面滿足團員需求,以及在知識常識務求自個兒的精進,因為各行各業盡是專才,學無止盡是我的日常,真的不是廢話!
適應他們也讓他們適應我
接待的團員來自各地,無論是政府首長、企業老闆、上班族、家庭主婦、甚至目不識丁的鄉村農民;年齡上至耄耋之年(年逾90)的長輩,到剛滿週歲的幼兒……
什麼人我都得去適應,也得讓他們快速的理解適應我,我想給的是:在旅途中感受到比他預期再多一些的滿足,能不能?怎麼做?
團員又因為行業與專業的身份不同(豈止360行啊!),以及各自有興趣的問題可謂千奇百怪……當頻率對上了,旅程中是不斷的溝通交流,送行前再交換Line或微信,依依不捨真的成為常態。
帶團是不斷精進自己的過程
遇到不理解的事物,我就想辦法透過網路啊朋友圈的扒深扒實,想辦法弄懂,內化為我的寶物,裝進我知識庫抽屜裡隨時取用,所以我很慶幸自己一直保持閱讀的習慣。
而我曾經歷過的編輯、採訪、寫作實務工作,也成為我篩選及整理知識,唾手可得的綜合「工具」。
在遊覽車上,長途拉車讓團員休息時,我在司機座旁沒閒著,只要思緒來了,半個小時也就寫完一篇文章,或償還一份筆債,所以白天的楊導,基本上是沒時間打盹的。
至於帶團風格與操作方法,確實是每個導遊領隊個性的延伸,你覺得張三的方式不錯,偷偷學了幾招可以,但你要成為另一個張三,那是不可能的任務,最終關鍵在於:期待團員們印象的你,是否與你構想的一致。
楊導的品牌效應
也就是我在團員心目中的品牌定位是什麼?喜好度呢?回購率呢?
既然在旅遊界成為一個角色,這些便成為我經常在思考與付諸行動的必然。
而你呢,你希望遇到怎樣的導遊/領隊,是什麼呢?盍各言爾志.....讓我聽聽你的告白吧!
👇楊導的風花雪月傳送門👇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