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種地方專長是撩人情愫
許多朋友,尤其有點年紀的朋友,走進杉林溪園區的反應就是:「哇,我上次來這,已經是三十年前的事囉……」
三十年前,老倆口還是小倆口,煙斗黑狗兄呢、剛娶水某呢,初婚生子、正要努力打拼,開啟人生黃金歲月……如今帶著老伴兒孫來此重溫舊夢,聽他講當年的英勇、糗事,和已然陌生的景物。
有些地方,很妙,它會讓老者自然而然的想當初,杉林溪就有這種魔力,最近我帶來的團友,很多人邊走步道就開啟話匣子:「以前啊,我和你媽媽.....」
然而年華逝去,筋骨不再厲害了,甚至得動用輪椅輔助,體驗的是天地無常、生命有序,另一種風華再現。
杉林溪,名稱非常飄逸,讓來此的每個人,都輕易被大自然收拾的有夠服貼!
唯一非公營的森林遊樂區
遠離塵囂避暑勝地杉林溪
台灣的森林遊樂區管理階層,位階不低,上至國家公園、國家風景區,所屬單位通常是林務局、退輔會、國立大學等政府公家單位。而「杉林溪森林生態渡假園區」是全台灣唯一民營的森林公園!
1973年,由曾任南投縣議員的劉安定先生,參酌烏來雲仙樂園經驗模式,向政府與林務局爭取,並順利構築十七公里公路(溪阿公路,或12生肖公路),也就是溪頭附近轉往杉林溪的這條山路,其實屬於私人道路,應該也是最平坦寬敞的「私路」了。
1979年正式開放營業,與附近的溪頭景點,成為台灣中部重要的一日或二日遊重點區域。
1999的921大地震,搖撼全島,震壞了台灣中部,溪阿公路也被摧殘,其中一段路基全毀,經多年重修鑽掘一條六百多米的隧道,終於在2003年,杉林溪重新營業,那條隧道命名為「安定隧道」,也就是以創辦人為名的關鍵歷史。
走進杉林溪,一派的輕鬆自然,你感覺不出私企可能會有的市儈氛圍,遊客可以大膽卸下防範。
海拔1600米,說高不高,卻讓這成了避暑勝地,房間裏不需安裝冷氣,炎炎夏日的夜裡,必須蓋上棉被方能好眠。
疫情、國旅的關係,我又再次來這,上次來此是六年前,猶記當天先去阿里山走全程,晚上住杉林溪,一天爬兩座山,XX旅行社排的神經病行程,客人暈車不已,司機幹聲連連,因為12月底,山路早暗、雲霧籠罩啊!
所以杉林溪,在我心裡有一道陰影
也終於在2020撥雲見日了!
如今的杉林溪,天地人與自然力量,調和出平和與放鬆,著名的瀑布、步道、花園,你可以用一整天步行其中,也可以利用遊園車輕鬆悠遊。
那晚,遇見杉林溪最資深的員工,彷若N年未見老朋友,他娓娓道來,很驕傲的與我講述老董事長四十多年來的經營理念,在疫情期間,員工們瞬間沒事了,有放假但不減薪,總共222個員工沒有人離職,這樣的跩傲,說實在,我找不到第二個案例。
拗口加走寮背後的真意
我會問大家,自松瀧岩瀑布傾瀉而下,一路貫穿全境的溪流,叫什麼名字?眾人齊聲大喊:「杉林溪....」
錯,它叫加走寮溪。
因為當年日本人在這也砍伐森林,山上的工寮忽略環境衛生,於是生滿了跳蚤,而跳蚤的閩南語發音「嘎造」,最後就用諧音「加走寮」命名,算是蠻噁心的自嘲式樂趣啊!
接著,請你跟著我拍的相片更深入理解杉林溪的魅力何在,Let's go!
■通常遊人會搭乘遊園車至此,壯觀的圖騰柱前留影,開始走訪杉林溪最精華的美景
■瀑布傾瀉而下形成的水塘,裡頭魚很多,跳著迎賓舞,歡迎各方遊客蒞臨
■這巨大的溶洞,是前往瀑布必經之路,讓人感受造物主的精妙與氣勢!
■另個角度看溶洞奇觀,震撼啊!
■再一張。所以誰到這裡,勿需張揚舞爪,只要學會謙卑,感受渺小,好好記錄,即可
■氣勢恢弘的松瀧岩瀑布,由於溶洞形成回音壁,在這特異空間,巨大水聲讓你自然閉嘴,去聆聽宇宙的心跳!
■只要前幾天有下大雨,那這個瀑布也就毫不客氣的送你大量水花,澎湃至極!
■松瀧岩瀑布,周遭的氧負離子,讓空氣品質好到叫人不忍離去!
■照片的左邊是瀑布,右邊是吊橋,天色湛藍,與水色交織成即興大色塊美景,天氣晴的大福利
■水波微顫,那抹碧藍怎麼看都像藏了寶物似的,讓我快門多按了十張吧!
■通往花卉中心的步道,以枕木與級配搭成,好景好走且無車,因為車道在溪流對面,所以建議大家盡量「步行」於這條路
■顧名思義,杉林溪比例最多的就是杉科植物,動輒拔高三、四十米,樹身筆身直插天際,行於其中,真的是站在巨人的雙腳下
■記得,這不是杉林溪,本名是加走寮溪,當然現在沒有一堆跳蚤了啦
-
◆ Facebook 更多資訊
https://www.facebook.com/tinyangtrip
-
◆ 更多美照在 Instagram,來追蹤我
https://instagram.com/tinyangtrip
歡迎轉發分享
留言
張貼留言